|
实习女护士的确错了,错在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错在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但无关医患矛盾,更不至于成为公众“敌人”。 这两天,杭州“实习护士虐待新生婴儿”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开来。目前,该学生已被责令停止实习,并作出深刻检查。 事件发生后,不但社会和公众不满,连医生也加入到了批判的行列,诸如“虽为个案,但其超越公众底线而造成的破坏性,即便是成倍的代价也难以弥补”和“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从医这一行的”的反思让人欣喜:呵护医患双方、解决医患矛盾成为共识。 客观地说,笔者对“虐待新生婴儿”的做法极为不满。但是,该事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还是直接反映出医护整体的肆意妄为?在我看来,有厘清的必要,否则我们有可能把任何发生在医患之间的现象都归为医患矛盾和冲突。 仔细看过该实习护士的微博截图,发现她的主观动机并非是虐待婴儿,而是“觉得宝宝可爱,便有了想拍摄照片的念头”。如果说自白书有文过饰非的可能,那原图则证明了我的主张。可以说,个体行为、仅为好玩、并非想把婴儿如何如何,归结到一点,这是实习女护士的私德问题,或者可以说是医学人文教育缺失的结果,没必要放大到医患矛盾冲突的框架中审视。 实习女护士的确错了,错在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错在没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甚至错在利用自己手中微小的权力“蹂躏”他人。但无关医患矛盾,更不至于成为公众“敌人”。把私德问题无限制扩展为行业问题,不仅是私德难以承受之重,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实习女护士进行针对性教育,进而反思何以出现了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才是上策。毕竟,对社会来说,让一个缺少仁术的个体,通过教育和引导而充满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之情,远远比把个体永远钉在“耻辱柱”上重要。 近些年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几乎每次发生在医院的负面事件都能引爆注意力。批判的力度强了,但宽容与谅解却至今处于弱势。单就此事,反思若离开了关爱和“人的温度”,除了不能消除虐婴事件的土壤外,恐怕只能让社会、病人与医院、医生之间加剧互不信任。 其实此事相关问题也是在反映中国式的教育体制下的问题,生不教师之过。学生家长和社会给了你们工资,可你们教出来的是什么,连何种形式是危险的都为进行教育,如何操作是致人死亡的手段都为进行指导,还让学生怎么去救人。难道是自杀自救?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