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心脏示意图。
![]()
李先生心脏上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大洞”。
心脏上有一个4厘米大的缺口,当专家看到片子时,惊讶得连说“不可思议”。通常而言,这种先心病患者活不过20岁,然而这位患者已经57岁了。为了让这个“奇迹”延续,昨天,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脏科专家在小小心脏上“大动干戈”,为患者“补心”后,还挖了一条隧道将血流“改道”,让心脏里血液“各走各道”,不再到处乱跑。 罕见: 心脏出现4厘米“大洞” 患者李先生今年57岁,他发现危险信号始于10年前。有一天,他突然腿疼,起初以为是干农活劳累所致,没太在意。但疼痛一直未消,便去了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其心脏有问题,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并叮嘱他回去后不能干体力活,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因为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家里经济紧张,李先生就放弃了进一步就诊,继续回家打工,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气喘、身体发紫、咯血等症状陆续出现。 上个月,李先生骑电动车出行,突然眼前一黑,连人带车一起摔了出去。医院里,医生再次诊断出李先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在儿女的劝说下,这次老李才住进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检查的结果让专家吃惊不已:老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上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大洞”,因为就医太迟,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心脏病。
“修心补洞”,挖“隧道”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汪黎明告诉记者,人的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构成。通常情况下,右心室的血要输送到肺动脉,在肺部进行血氧交换后返回左心室,再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 但是,这个4厘米大洞的存在,导致李先生心脏上的主动脉既与左心室连通,也与右心室连通,心脏的血液可以在两个心室里乱窜。一部分血未经肺动脉进行血氧交换,就溜进了主动脉进入全身,因为这部分血不带氧,导致患者身体一直处于缺氧状态,身体发紫。而这个小洞的存在,又让肺动脉长期饱受高强度血流冲击,引发了凶险的肺动脉高压,一步步将李先生逼向危险境地。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那么,怎样把这个“天然洞”补上呢?汪黎明考虑再三,准备为老人“补心”的同时,在心脏上新建一个“隧道”让血流“改道”。手术中,汪黎明将4厘米大的小洞补起来后,用补片弯成一个隧道样,将小洞与主动脉连在一起。6个小时后,手术成功,心脏里乱窜的血被“改道”回归正常,各走各道。 专家: 活到57是奇迹,成也小洞败也小洞
汪黎明说,患者能存活,是因为这个4厘米天然小洞救了其一命,如今病情恶化,也是拜这个小洞所赐,因为血液乱窜,一步步加重病情。可谓“成也小洞,败也小洞”, “李先生的病之所以如此重,很多医院不愿意收治,主要是到了中晚期,而这完全是拖出来的,如果早点治,完全不一样。”汪主任提醒,小病一定要及时就医,尤其是心脏问题,更是拖不得。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