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网 KQ520.COM) 宫相芹,主任医师,口腔医学硕士,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理事,辽宁省口腔医学会老年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口腔医学会理事,沈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沈阳市口腔医院特诊修复科主任。多年来从事口腔牙齿的修复及美容,全面掌握口腔修复专业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次获沈阳市卫生局优秀专家、“白求恩杯”优胜者称号。 名医档案 阅读提示:镶牙或补牙后,有可能出现口腔组织的各种症状,修复效果不佳或修复体本身出现问题。这些都统称为“修复并发症”。宫主任说,只有科学预防,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并发症种种表现 疼痛:一种是基牙疼痛。在义齿粘固后,短时间内易出现基牙疼痛,多是因为早接触点引起咬合创伤,产生咬合痛。如果固位体与邻牙接触过紧,勉强就位,会引起牙周膜损伤,产生轻微疼痛,但一般数日内会自行消失。若疼痛持续较长时间仍未消失,或固定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基牙疼痛的,则要考虑是咬合力过重或基牙支持力不足。 另一种是牙过敏疼痛,修复体粘固后出现基牙过敏性疼痛,多发生在活髓牙,暴露的牙本质遇冷热刺激会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另外粘固时,消毒药物刺激,戴冠时的机械、冷刺激加上粘固剂中的游离酸刺激,都会引起患牙短时疼痛。若粘固后基牙长时间持续疼痛,或发展为牙髓炎,就需要做牙髓治疗。如修复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是由于牙体预备时龋坏组织未去净,或未做预防性扩展;修复体不密合、松动;粘固操作不良,粘固剂溶解、脱落、失去封闭作用;修复时牙龈有炎症,或粘固后牙龈萎缩等,造成了牙本质暴露,引起激发性疼痛。 龈炎:修复体粘固后出现龈炎,多表现为修复体龈边缘处的龈组织充血、水肿、易出血、疼痛。这是由于固位体边缘过长或不贴合,食物嵌塞,桥体龈面与牙槽嵴粘膜不密合或压迫过紧所致。另外修复体轴壁突度不良造成食物冲击牙龈;或边缘抛光不良、悬突;加之试冠、戴冠时对牙龈损伤;倾斜牙、异位牙修复体未能恢复正常排列和外形等都可能导致龈炎发生。 食物嵌塞:固定义齿出现的食物嵌塞,多是由于修复体与邻牙或修复体与修复体之间无接触或接触不良;修复体轴面外形不良,如牙合外展隙过大,龈外展隙过于敞开;牙合面形态不良,牙合边缘嵴过锐,颊舌沟不明显,食物排溢不畅;牙合平面与领牙不一致,形成斜向邻面的倾斜面;邻面接触虽然良好,但修复体有悬突或龈边缘不密合;对颌牙有充填式牙尖(杵臼式牙类)等。 并发症如何处理 疼痛处理:人造冠修复粘固后一旦出现自发性疼痛,应检查修复基牙及出现时间,如短期则为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如在使用相当时间后出现自发性疼痛,常由牙合创伤而引起。如使用一年以上出现症状,多因人造冠破裂、松动、不密合,引起的继发性龋未获及时处理而发展成牙髓炎、急性尖周炎、创伤性牙周炎等。牙髓炎不易定位,应做仔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并治疗。 宫主任说,金属修复体与邻牙、对颌牙的银汞合金充填物和异种金属修复体之间可产生微电流,一部分敏感的患者对此会产生瞬间发作的疼痛,这时应检查是否是修复材料选用不当或修复体过于密合,粘固前未降低银汞合金,修复体与异种金属直接接触所致,一般应拆冠选择同种金属重做。 如果出现咬合痛,一般经调改后,疼痛即可消失。如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咬合痛,多半是尖周病变或牙周病变,需作各种检查并对症治疗。 龈炎处理:固定义齿引起龈炎,多与食物嵌塞、固位体边缘长或不密合、桥体龈面不密合、压迫牙龈过紧有关,个别甚至造成牙龈或牙周脓肿。出现这类情况多半无法在口内修改,应拆除重做。 食物嵌塞滞留的预防:由于人造冠与邻牙接触不良、牙冠外形和楔状隙形状恢复不当、上下颌间楔形牙尖或不良牙合关系、边缘不密合等,都可能引起食物嵌塞和滞留,对因楔形牙尖而引起的食物嵌塞,牙合进行调整即可解决纵型食物嵌塞,而其他情况需拆除重做。 专家强调,除了采用性能良好的种植体,修复后又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外,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是预防修复并发症出现的重要因素。 来源: 沈阳日报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