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婆在消费维权活动中向记者展示早已无法使用的劣质假牙。
老人为劣质假牙维权6年陷困境 6年前市民李女士在市区XX爱民门诊口腔专科装了8颗水晶瓷牙,不久便感到了极度不适应,直到一年后看到假牙几近糜烂,她这才发现自己可能上当了。当她再次找到这家门诊时,其主治医生已不见踪影,门诊方也以此为由不予保修假牙。为此,李女士走上了长达6年的维权历程,直到维权陷入困境时,她找到了本报记者。 市民: 为劣质假牙维权6年未果 2006年5月,李女士因有三颗坏牙到位于华园东路的XX爱民门诊口腔专科看病,该门诊的主治医生刘主任建议她做了个八齿套的假牙,8颗水晶瓷牙的“爱心价”是1200元。刘主任声称凡是在该门诊镶的假牙,均保证5到10年的保修期,李女士当时便拿到了他开具的一张具有十年保修期的保修卡。 没想到假牙镶上去几天后,李女士便感到了严重的不适应,开始她还以为是适应期问题,没多留意。半年后,李女士越发感觉不适,本身坏掉的牙齿牙肉开始发炎,镶上牙套部分的好牙也开始疼痛。于是,李女士去诊所找主治医生,却被告知现在诊所既无牙科也无该名主治医生,并告诉李女士如果要把牙齿弄好,需她自己找到当时的主治医生。 由于当时没想到其他维权途径,李女士并没继续追究下去。 律师: 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一直忍了6年,我决定讨个说法。”看到本报天天315栏目的维权案例后,李女士找到了记者。 随后,记者根据李女士提供的XX爱民门诊口腔专科宣传单上的信息,来到了华园东路16号,发现这附近并不存在什么牙科诊所,沿街只不过是一些小商铺。于是,记者以一名患者的名义拨打了假牙保修卡上的固定电话,但却显示为空号。不过,保修卡上的手机号码则被记者拨通了,接电话的是一名男士。 “我们诊所早就搬家了,如您需要就诊请前往新会区XX路。”该男士说。 当记者提及刘主任帮忙安装的假牙存在质量问题时,该男士连忙表示刘主任不在诊所内,假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需到相关部门做鉴定报告后再去门诊维修,随后便匆匆挂断了电话。 针对此事,广东五邑律师事务所林燕律师称,当时主治医生开具的十年保修卡仍具备法律效力。“像诊所说的,找医生个人而不是找诊所的观点是错误的。”她称,从法律角度来说应该直接找诊所,不过前提是李女士需到卫生部门办理相关鉴定手续。 消委会: 鉴定难和维权成本高造成维权难 得知维修假牙还需到相关部门做鉴定后,李女士显得更加无奈,消费维权就真的这么难吗? “鉴定难和维权成本高是长期困扰消费者正当维权的一个瓶颈。”市消委会秘书长黄达儒向记者介绍,对问题商品进行鉴定,需要到国家指定的有资质的部门,可中小城市没有这样的部门,只能去广州、深圳等地,不仅过程繁琐,鉴定费用还很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为了一件几百甚至几十块钱的东西,要多次往返于商家、消委会、质量鉴定等部门之间,这样的维权会容易吗?为了维权,有时还得先垫付上千元的鉴定费。可以说,维权成本过高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不能承受之重’,也成为造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黄达儒建议应切实减轻消费者维权的成本负担,比如政府部门降低鉴定费用,尽量简化维权程序;或由商家举证,来提供厂家的检测报告等。 另外黄达儒表示,今后将改变与媒体宣传合作的方式,让媒体全程介入调解过程。“很多商家不担心罚钱,他们担心的是曝光。”他表示通过这种方式,能约束更多的商家诚信守法。 但是无论如何,遇到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问题,要牢记几句话:受害要投诉;知情要举报;维权要依法;既要接受社会的管理,又要参与社会的管理。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