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女子10年献血1600毫升 用血时遭拒大闹血站

2012-04-28      来源: 华声在线   访问量:493    在线投稿

王女士展示3本献血证


  温州热心市民王女士10多年间累计献血达1600毫升,可当家人急需输血时,两次费劲的取血经历让她对“一人献血,全家受益”这句献血宣传语产生了怀疑。昨天,温州市中心血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可能系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引起的误会,将会对此事进行调查。   

 

    ·绕城经济带高峰论坛 ·五大同心工程有奖征文 ·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第四届重庆读书月活动 ·2011晨报盛夏生活季 ·生态珍品中秋送礼佳品    热心献血者取血却遭拒

  王女士在社区工作多年,不仅自己带头献血,还时常鼓励他人参与献血。从1999年******献血至今,她已累计献血7次,共计1600毫升,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7月。

  今年年初,丈夫因病入院治疗,术后发现有出血情况,需要输血。由于医院A型血没有库存,王女士便揣着自己的3本献血证和医生开具的单子前往温州市中心血站取血。

  然而,王女士的取血要求却遭到血站窗口工作人员的拒绝,并被告知“没血”,要求先去献血后方能取血。“当初不为图什么,只想着为救死扶伤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可真到急需的时候,血库工作人员的说法令我有些寒心。”王女士表示,她今年已经过了55岁,按照规定已过了献血年龄。

  为取血无奈“大闹”血站

  王女士说,自己每年都会组织社区居民去献血,还要时常苦口婆心地向一些对献血想法存在误区的居民进行解释。“我丈夫也献过2次血,如今躺在病床上亟待输血,却反而拿不到血了。”王女士非常纳闷,难道自己常挂在嘴边,对人说的“一人献血,全家受益”成了一句空话?

  无奈之下,王女士从血站一楼一直“闹”到五楼,“五楼办公室内一名女‘领导’终于受不了,给楼下窗口打了通电话,让对方给我点血,这才拿到1个单位(200毫升1个单位)的血量”。而医生当时开具的单子需要的是3个单位血量。

2月27日,丈夫病情出现反复,需要再次输3个单位血量。这一回,王女士同样费了一番周折,才最终拿到2个单位血量。而2次的取血过程,让王女士有些心灰意冷:“接下来还得组织社区居民去献血,自己都出现疑虑了,又该怎么去动员他们。”

  血站承认人员工作不到位

  温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黄国永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像王女士这样热心献血的群众理应享受“优先用血”,“可能是血站工作人员情况说明不到位而引起误会”。

  黄国永解释说,温州目前的血液存量非常紧张,但都会保证一定量的急救用血。对于非“急救用血”,择期手术用血则采取“互助献血”的方式,这在《血液管理使用法律法规》中也有说明:“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王女士取血时,可能窗口人员仅简单地说‘没血’,‘先去献血’,未作进一步解释才引起误会。”黄国永补充道,市民今后若到血站遇到困难,可以拨打咨询电话88917086,将会有工作人员及时作出反馈。

  向王女士致歉之余,黄国永还表示血站工作人员的确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并承诺会对此事进行调查,给其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女士则认为,不时有听说血库告急的消息,有时采血车还会遭遇采不到血的窘境,血站方面应当有所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三条:“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按照下列标准同时享受临床免费用血:无偿献血累计达一千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其家庭成员五年内免交其献血量两倍的临床用血费用。”

  ●《血液管理使用法律法规》:“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热心市民献血上千毫升,可当家人急需用血时,两次取血却大费周折。昨天,市卫生局通报,决定对温州市中心血站这起“供血事件”做出处理,责令站长陈筱华引咎辞职,免去副站长黄国永职务,其他4位工作人员被分别处以免职、效能告诫等处分,一名临时工予以辞退。

  市民王女士10多年间累计献血达1600毫升。可今年年初,王女士丈夫因病急需输血时,她取血却遭到血站窗口工作人员的拒绝,并被告知“没血”,要求先去献血后方能取血。王女士已过了献血年龄,无奈之下,她从血站一楼一直“闹”到五楼,才拿到200毫升用血,而医生当时开具的单子需要600毫升血量。第二次去取血,王女士同样经历了一番折腾。都说“一人献血,全家受益”,这两次费劲的取血经历让王女士身心疲惫。

  王女士的经历在新浪微博上的转发超过数千。有网友认为,这样的事情会伤害民众对无偿献血的热情,进一步加剧用血难,是公信力的缺失。

  市卫生局方面表示,这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同时,暴露出市中心血站班子对事件的处置不力,平时管理手段缺乏,宣传无偿献血工作被动,导致采供血矛盾突出。该事件伤害了无偿献血者的感情,挫伤了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损害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公信度。

  对此,市卫生局党委研究决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昨天下午发布的《关于对温州市中心血站“供血事件”的处理决定》中称——

  责令陈筱华引咎辞去温州市中心血站站长职务,免去温州市献血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免去黄国永温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温州市献血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给予温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张琼效能告诫半年;

  免去金燕温州市中心血站供血科科长职务;

  给予温州市中心血站职工徐慧、陈建仲两人效能告诫半年;

  温州市中心血站临时职工项小燕予以辞退。

  文件同时要求市中心血站全体人员认真吸取该事件教训,贯彻执行《献血法》。据悉,市卫生局已派工作组进驻市中心血站开展工作。

    浙江省温州市中心血站两位负责人今天被免职,此事引发热议。温州市卫生系统一位官员认为,两位负责人被免职“有些委屈”,他说,温州的临床用血达到浙江省的三分之一,血站供血压力极大。网友认为,免除两位负责人并不能解决血站缺血现实,应探寻“造血机制”。据媒体报道,温州一位社区主任王女士10多年间累计献血达1600毫升。但今年初,其丈夫因手术需用血时,温州血液中心却拒绝直接提供,而要求王女士“先献血”,此时,王女士的年龄已经超过55周岁的献血年限。

因为存血紧张,就拒绝直接提供,而要求超过献血年限的献血功臣“先献血”,再取血,是不是有些缺乏道理呢?无偿献血确定了“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口号,既然确定了就应该执行,民众不是三岁小孩,不能靠哄骗就算数,否则公共机构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呢?


  对于公众而言,献血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期望。当然,谁都不希望自己进医院用血,但万不得已需要用血时,医院却用存血非常紧张来拒绝取血,献血者心里又会怎么想呢?当初的承诺的难道只是口头承诺吗?我们并不是怀疑温州中心血站负责人所说的当时存血确实紧张,但公共机构是不能失信于民,即使有困难,即使需要从外地调血,都应该确保诚信,缺失了基本的诚信,下次再拿什么去号召公众无偿献血呢?


  免除血站领导职务,或许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我们无需讨论处罚轻重,这没有多大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缓解愈来愈严峻的供血形势,以及如何确保公共机构对民众的承诺能真正践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合理引导公民自主无偿献血。当前,依然有许多民众对无偿献血概念模糊,认为献血会影响自身健康。民众不了解相关献血知识,又怎么能自主去无偿献血。再加之对献血知识的不清楚,很多人对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全无了解,有些人献血之后就很容易患病,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身体不能献血。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宁愿捐款也不愿意献血。民众对医学知识的缺乏,确实需要我们医疗机构多想想办法,让民众接受科学的献血知识,树立正确的献血观念。


  二是血站和医院要真诚对待献血者。虽说主张互助献血,即民众为他人献血,也是为自己储血,这种互助对民众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伴随着用血过程中的种种质疑不绝于耳,却极大的挫伤了人们的献血热情。经常可以在身边听到有群众埋怨,如今医院只管收钱,医生态度冷漠,我们免费献的血,用在他人身上时,收费惊人,我们凭什么要去献血呢?群众的埋怨不无道理,一方面他们对于血液保存、处理的成本并不清楚,另一方面则是屡屡曝出的涉及血液的丑闻确实让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大大下降。加之经常会有人在献血之前被告知只抽200毫升,但实际却献了400毫升,而且献血过程中,抽血工作人员的态度有时也不敢恭维。种种因素,让很多人在献血一次之后就再也不想去献血。民众这种一次性献血的想法,某些机构确实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是用血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严守规定,公开透明地使用血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相关规定,“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无偿献血的血液必须用于临床,不得买卖。血站、医疗机构不得将无偿献血的血液出售给单采血浆站或者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如果血站某些人只为贪图金钱利益,对国家相关规定肆意践踏,将无偿献血的血液用做他处,一旦曝光即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自身不正,又岂能让民众相信呢?这种违法或将对无偿献血事业造成致命的打击,目前技术下,没有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血站血存紧张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一条:“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法。”无偿献血本是一件大好之事,利国利民,然而,错误的观念和管理的失位却让它的形势越来越紧张,但愿此次献血功臣用血遭拒事件能让某些机构警醒、反思,也能推动造血机制的改革。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