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展示3本献血证
·绕城经济带高峰论坛 ·五大同心工程有奖征文 ·节能我行动低碳新生活 ·第四届重庆读书月活动 ·2011晨报盛夏生活季 ·生态珍品中秋送礼佳品 热心献血者取血却遭拒 王女士在社区工作多年,不仅自己带头献血,还时常鼓励他人参与献血。从1999年******献血至今,她已累计献血7次,共计1600毫升,最近一次是在2007年7月。 今年年初,丈夫因病入院治疗,术后发现有出血情况,需要输血。由于医院A型血没有库存,王女士便揣着自己的3本献血证和医生开具的单子前往温州市中心血站取血。 然而,王女士的取血要求却遭到血站窗口工作人员的拒绝,并被告知“没血”,要求先去献血后方能取血。“当初不为图什么,只想着为救死扶伤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可真到急需的时候,血库工作人员的说法令我有些寒心。”王女士表示,她今年已经过了55岁,按照规定已过了献血年龄。 为取血无奈“大闹”血站 王女士说,自己每年都会组织社区居民去献血,还要时常苦口婆心地向一些对献血想法存在误区的居民进行解释。“我丈夫也献过2次血,如今躺在病床上亟待输血,却反而拿不到血了。”王女士非常纳闷,难道自己常挂在嘴边,对人说的“一人献血,全家受益”成了一句空话? 无奈之下,王女士从血站一楼一直“闹”到五楼,“五楼办公室内一名女‘领导’终于受不了,给楼下窗口打了通电话,让对方给我点血,这才拿到1个单位(200毫升1个单位)的血量”。而医生当时开具的单子需要的是3个单位血量。 2月27日,丈夫病情出现反复,需要再次输3个单位血量。这一回,王女士同样费了一番周折,才最终拿到2个单位血量。而2次的取血过程,让王女士有些心灰意冷:“接下来还得组织社区居民去献血,自己都出现疑虑了,又该怎么去动员他们。” 血站承认人员工作不到位 温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黄国永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像王女士这样热心献血的群众理应享受“优先用血”,“可能是血站工作人员情况说明不到位而引起误会”。 黄国永解释说,温州目前的血液存量非常紧张,但都会保证一定量的急救用血。对于非“急救用血”,择期手术用血则采取“互助献血”的方式,这在《血液管理使用法律法规》中也有说明:“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王女士取血时,可能窗口人员仅简单地说‘没血’,‘先去献血’,未作进一步解释才引起误会。”黄国永补充道,市民今后若到血站遇到困难,可以拨打咨询电话88917086,将会有工作人员及时作出反馈。 向王女士致歉之余,黄国永还表示血站工作人员的确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并承诺会对此事进行调查,给其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女士则认为,不时有听说血库告急的消息,有时采血车还会遭遇采不到血的窘境,血站方面应当有所反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三条:“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按照下列标准同时享受临床免费用血:无偿献血累计达一千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其家庭成员五年内免交其献血量两倍的临床用血费用。” ●《血液管理使用法律法规》:“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
市民王女士10多年间累计献血达1600毫升。可今年年初,王女士丈夫因病急需输血时,她取血却遭到血站窗口工作人员的拒绝,并被告知“没血”,要求先去献血后方能取血。王女士已过了献血年龄,无奈之下,她从血站一楼一直“闹”到五楼,才拿到200毫升用血,而医生当时开具的单子需要600毫升血量。第二次去取血,王女士同样经历了一番折腾。都说“一人献血,全家受益”,这两次费劲的取血经历让王女士身心疲惫。 王女士的经历在新浪微博上的转发超过数千。有网友认为,这样的事情会伤害民众对无偿献血的热情,进一步加剧用血难,是公信力的缺失。 市卫生局方面表示,这起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同时,暴露出市中心血站班子对事件的处置不力,平时管理手段缺乏,宣传无偿献血工作被动,导致采供血矛盾突出。该事件伤害了无偿献血者的感情,挫伤了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损害了无偿献血事业的公信度。 对此,市卫生局党委研究决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昨天下午发布的《关于对温州市中心血站“供血事件”的处理决定》中称—— 责令陈筱华引咎辞去温州市中心血站站长职务,免去温州市献血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免去黄国永温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温州市献血办公室副主任职务; 给予温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张琼效能告诫半年; 免去金燕温州市中心血站供血科科长职务; 给予温州市中心血站职工徐慧、陈建仲两人效能告诫半年; 温州市中心血站临时职工项小燕予以辞退。 文件同时要求市中心血站全体人员认真吸取该事件教训,贯彻执行《献血法》。据悉,市卫生局已派工作组进驻市中心血站开展工作。 浙江省温州市中心血站两位负责人今天被免职,此事引发热议。温州市卫生系统一位官员认为,两位负责人被免职“有些委屈”,他说,温州的临床用血达到浙江省的三分之一,血站供血压力极大。网友认为,免除两位负责人并不能解决血站缺血现实,应探寻“造血机制”。据媒体报道,温州一位社区主任王女士10多年间累计献血达1600毫升。但今年初,其丈夫因手术需用血时,温州血液中心却拒绝直接提供,而要求王女士“先献血”,此时,王女士的年龄已经超过55周岁的献血年限。 因为存血紧张,就拒绝直接提供,而要求超过献血年限的献血功臣“先献血”,再取血,是不是有些缺乏道理呢?无偿献血确定了“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口号,既然确定了就应该执行,民众不是三岁小孩,不能靠哄骗就算数,否则公共机构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