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在辖区推广家庭医生服务 重点服务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贫困居民等 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的发现、随访、指导和转诊管理等工作 对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预约服务等 “家庭医生”,以前,这是人们印象中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才能享受得上的待遇,而今家住青山区先锋道办事处幸福路3号街坊19栋的普通居民康大妈切身感受到了这项名为“家庭医生”的服务。 ■一个电话 医生到家 今年三月底的一天,康大妈突然感觉头晕,小女儿赶忙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大夫,在家输液10天后,康大妈的身体康复。2000年,康大妈意外脑出血,之后瘫痪在床,11年来都是儿女在身边伺候。每次去医院,儿女都得向单位特意请假,耽误时间不说,也很不方便。“多亏了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家庭医生’服务,方便多了,一个电话,医生就到家里来了。”康大妈的小女儿这样对记者说。 据悉,2011年,为深化社区卫生服务走进家庭,贴近居民,为居民提供更加主动、更个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在各自辖区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其中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服务对象。除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慢病的发现、随访、指导和转诊管理工作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逐步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和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据了解,目前,青山区已签订“包头市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2463份,签约的居民通过制订个人健康规划,不仅能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还能得到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建议。 ■信任危机 影响建档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老年居民比较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这项服务,除此之外更多的居民则认为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条件远非社区能比。这种来自居民的怀疑与不信任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入户建档时被拒之门外,便可略见一斑。在青山区某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吴大夫上门三次,一户居民最后竟找来110的民警,闹得吴大夫哭笑不得。他说:“那家以为我是骗子,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据青山区卫生局医政科杨科长介绍,一些老旧小区的入户率较高,而新建小区因为种种原因入户率偏低。以青山区某小区为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每户上门至少4次之后,建档率仍徘徊在60%,这让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很是无奈。有的居民明明家里有人,不愿开门;还有的即便是开门了,但在建档过程中不愿透露电话等个人信息。 面对居民的不理解、不信任,杨科长说:“或许是因为隐私频频遭泄露的原因,居民在填写个人信息时确实有所保留。”幸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王站长告诉记者,现在个别药贩子打着上门出诊的旗号,甚至还有人挂着居委会的名义,表面上说给居民义诊送药,实则骗人钱财。居民上过当后,便将上门建档的社区医生也当成骗子对待了。 ■配套细则 还需建立 采访中,记者走访了市三区几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站),个别中心(站)的负责人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目前面临着资金紧缺、劳动强度大、人员紧张等现实困境,这或多或少影响着家庭医生服务的进一步推广。 记者从卫生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办的,即由大型公立医院外派人员组建;另一种是企业办的,由原来的企业内部卫生所转型而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实行政府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目前,由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日常出诊时对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由此带来的利润减少原则上国家要给予一定经济补贴,然而,当下,因为补贴的相关细则国家尚未出台,“怎么补?”还是个未知数。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