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们总算可以挺直腰板了。”
广州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口腔科医生小徐,从业时间10年。谈起近来基层牙科医生越来越受重视的变化,她打趣地用“洗白”这个词来形容。从最初街道卫生院转制附带科室,经历了期间数年的“灰色”地位,到如今堂堂正正代表卫生部门到学校给学生检查兼做健康教育,小徐大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感。
从近年各地的动作来看,基层口腔医生或许还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未来,口腔卫生或会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下一站。
从“齿”开始
曾经,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口腔卫生不怎么被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者待见。在2007年的某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观考察时,一位公共卫生研究者就质疑小徐他们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留口腔科“为的是增加利润点”。对当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言,也确实如此。
不过,这样的情况近年有了相当大的改观。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儿童窝沟封闭项目已在25个省启动实施。
而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与爱国卫生工作之一,就是以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为抓手,推动口腔卫生工作全面开展。其中,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允许的地区要将儿童龋齿预防措施逐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在学校和社区推广窝沟封闭等口腔预防适宜技术的力度;要依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平台,加强口腔卫生工作。
北京与杭州无疑是把口腔卫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佼佼者。
“北京的措施集中解决了‘一老一少’的问题,可说是关照了全生命周期。”广州市卫生局疾控处何蔚云处长如是赞誉。
北京的生命全周期口腔疾病防治行动在儿童方面,包括对北京市居住生活的7~9岁儿童,经口腔科医生检查,符合适应症者(即儿童口腔中完全萌出、窝沟较深或具有患龋倾向的第一恒磨牙),可免费接受窝沟封闭服务;对北京市幼儿园3~5岁儿童(2007~2009年出生),可免费接受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卫生服务。据了解,自2011年9月开始实施“儿童乳牙口腔保健与健康促进项目”以来,北京已对12万余名3~4岁学龄前儿童免费实施了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服务,2012年预计有15万名学龄前儿童享受该服务。至于老年人方面,《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则提出,为60岁以上贫困老年人免费镶牙,65~74岁老年人有功能的牙齿数保持在20颗以上。
而全国最先开展适龄中小学生牙齿窝沟封闭的杭州,出具了更有说服力的数据:中、小学生患龋率已从1995年的56.1%下降到2008年的19.6%;至2010年,学生窝沟封闭率达90%,封闭后牙齿保护完好率达80%。目前,适龄中小学生牙齿窝沟封闭已被杭州市政府列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凡杭州市主城区入学注册的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口腔科医师检查,符合窝沟封闭术适应症的,均予以免费实施窝沟封闭术。
与经济发达的东部相比,西部地区可投入口腔卫生经费有较大的缺口,为此,国家特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 项目覆盖的范围逐年扩大,2010年覆盖项目县(市、区)达到267个,覆盖比例比2008年的3.88%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11.92%。截至2011年12月27日,西部共有试点县(市、区)295个,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8%,口腔检查实现88.8%的覆盖率。
人才仍待储备
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投入,使基层口腔卫生服务缓解了资金来源的忧虑。不过,专家也指出,基层口腔卫生体系的完善,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培育足够的人才。
记者从何蔚云处了解到,2011年广州市政府将儿童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列入了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当被问及为何不列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时,何蔚云坦言,口腔保健人力资源缺乏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边远地区尤其突出。
以目前各地开展较多的窝沟封闭为例,需要口腔医生配合完成的环节依然不少。
杭州市曾经尝试通过发放健康券的形式,为主城区初中、小学约20万在校生免费提供窝沟封闭、局部用氟防龋和早期龋的预防性治疗3个口腔预防治疗“健康包”。然而从实施情况看,由家长带孩子持“健康券”自行到医疗机构做口腔保健的人数比例很低,绝大多数都要靠医生上门服务才能完成,所以后来改为由定点医疗机构派医疗队进校服务。
如今,国内大多地区都要求有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先派出口腔科医生到学校为适龄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符合窝沟封闭术适应症的儿童,即通知其家长陪同到定点医疗机构接受窝沟封闭或在学校接受窝沟封闭。
“尽管目前受条件限制,未能一步到位开展全生命周期的口腔保健服务。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意识的提高、人才队伍的完善,口腔卫生将为公共卫生纳入,成为居民健康档案中的内容。”何蔚云说道。
据悉,卫生主管部门建议,2012年的口腔卫生工作须开展对项目的考核评估和效果评价,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和决策依据,为扩充项目范围和内容做好准备。据透露,国家有计划加强项目网络数据中心的建设,逐步搭建全国儿童口腔疾病干预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将项目工作向常规工作转化,增加覆盖面。
正如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所言:如果把口腔医学当作健康产业来发展,必定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