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欣 李冰 何建行 刘海鹰
15白衣天使获第二届“广州医师奖” 多位医生感叹 由广州市医师协会组织的第二届“广州医师奖”评选结果昨日揭晓。来自广州十五间医院的十五位医师获得了这一殊荣。他们中既有坐着轮椅坚持为患儿手术的儿科医生,也有从不收红包反而借钱给患者看病的“送子观音”,还有开创了我国胸外科微创技术先河的领军人物。 “中国的医生承担的责任非常大,他们不光要做临床工作,做研究,还要进行教学。可以说,绝大多数我们国家的医生付出都是巨大的。”在昨日的颁奖仪式上,行医27年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何建行作为获奖者代表发言时感慨,中国的医生是最苦、最累的医生,他们将自己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病患的身上,但如今社会上对医护人员的一些误解,尤其是最近发生的哈医大医生遇害事件,也让人感到“不安”。 文/记者饶贞、黎蘅 图/记者乔军伟 妙手仁心 心脏病专家陈欣欣: 坐着轮椅上手术台的医生 陈欣欣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主任。由于长年长时间坚持手术,腰肌劳损和腰间盘膨出已经成了他的职业病,每年都要发作一两次。 去年11月12日,正逢广州亚运会开幕,陈欣欣也难得在家休假陪儿子,不想却接到了科室的电话,一个来自赣州不足10天患有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下型)的新生儿急需手术。陈欣欣当日腰疾发作,无法站立,可他二话没说便赶回了医院,坐着轮椅进了手术室。 为了不影响手术进程,他请麻醉师连续打了3针封闭镇痛,却丝毫没有缓解疼痛。麻醉师很犹豫地说:“陈主任,不能再打了,剂量太大了。”可陈欣欣却说:“不打怎么做手术?再打一针吧,出事我自己负责!”就这样,陈欣欣一共打了4针封闭。2个小时过去了,孩子转危为安,可止痛针的药劲儿也过了,陈欣欣疼得倒在了值班室里。 在陈欣欣的带领下,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每年救治1000多例患了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成功率达98.8%。 “送子观音”李冰: 主动借钱给病人看病 李冰是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出了名的“送子观音”,每天找她看病的不孕不育患者,一早就把医院候诊大厅坐得满满当当。 不少在李冰的帮助下成功受孕的患者对她特别感激,总是想着法子给她送“红包”,但李冰从来不收。李冰不但拒收病人的“红包”,遇到外地求医的患者不够钱支付药费,还会主动替患者垫付。一次,一位外地患者看完病后,不够钱取药,她二话没说掏出300元给患者。过了几天,患者递给她300元。李冰以为患者要送红包,立即严词拒绝。患者被逗乐了,说:“李主任,您可别想歪了,我们是来还钱的。”这么一说,李冰医生才记起垫付药费这回事。 李冰在医院有“铁娘子”的称号,虽然医院是早上8时开诊,可她每次7时多就会来到门诊,一直看到晚上7时,只要出门诊,中午从来不休息,简单吃个盒饭就给病人继续看病。据统计,光是2010年一年,她的门诊病人就差不多达到了2.5万人次。 广医一医院长何建行: 开创胸外科微创技术先河 何建行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除了这一系列的头衔,何建行还有一重身份,他是国内最早开展胸外科微创手术的专家,更是国内完成肺移植手术最多的医生之一。 2000年以前,全国开展肺移植手术不足20例,获得长期存活的仅2例,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何建行在钟南山院士的支持下,瞄准了这一高地,带领移植团队发起了冲击,并取得重大进展:1999年,何建行在成功完成亚太地区笫一例同种异体气管移植手术的基础上,于2003年1月21日完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例成功的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目前,何建行教授及其团队已经完成临床肺移植手术40例,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都处于******地位。 不仅如此,何建行还是国内微创胸外科手术的领军人物。广医一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徐鑫告诉记者,何建行是最早把胸外科微创手术引入中国大陆的专家之一。迄今为止,何建行已完成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伤胸外科手术10000多例,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 胃肠肿瘤专家刘海鹰: 既是医生也是肿瘤患者家属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腹外科的刘海鹰教授是国内知名的胃肠肿瘤外科专家。十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肿瘤医院的腹外科从一个单一科室发展成分类齐全的多个专科,并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和研究生。而这一切都是刘海鹰主任在家庭经历了不同寻常的变故之下取得的。 八年前,刘海鹰的妻子不幸患上晚期结肠癌,在妻子患病的这六年里,他尽了一个丈夫和医生的双重责任。为此,他几乎放弃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与爱好,他在给了妻子**的治疗和陪伴的同时,也没有耽误一天的工作。妻子曾抱怨说:“我病了这么多年,你竟然没有为此请过一天假来陪我!”每当此时,他总是心中充满歉意地安慰妻子说:“等我忙完这段时间就请假陪你!”可最终妻子还是没能等到这一天就离他而去了。而这也就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刘海鹰常说:“我也是肿瘤病人家属,我非常理解肿瘤病人和家属的心情,我要用我的努力为他们带来生的希望。” 谈哈医大事件 医生遇害事件令人“悲哀和心寒” 作为获奖者之一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兼神经内科主任潘小平感慨地说,自己从医30年,一直从心底里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十分崇高,“每当一个病人转危为安时,来自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笑容对我而言就是**的回报”。然而,潘小平也坦承,最近发生的哈医大医生遇害事件令她感到“悲哀和心寒”。 潘小平告诉记者,为了防止自己科室的医生受到伤害,她从很早开始就要求所有诊室的医生不能背对着门坐,并嘱咐他们提高警惕。“这不是第一次发生医生被伤害的事件,我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潘小平表示,虽然中国的医生现在处在比较艰难的时刻,但“我相信以后会变好的”。 患者应寻求规范途径解决问题 作为获奖者之一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授陈德昨日谈及哈医大医生遇害事件时认为,无论存在多么深层次的矛盾,患者都不应该以这种形式对待医生以达到自己的诉求。 他表示,由于特殊的职业关系,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不同意见时,应寻求一种规范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如果患者可以随意辱骂甚至伤害医生,如果医生自身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以后大家的健康靠谁来维护?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广东医疗纠纷预防 和处理办法将出台 本报讯(记者陈翔)昨天,《羊城论坛》第143期“医患关系大家谈”举行。由于“哈医大医生被杀”事件备受瞩目,此次论坛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力等参加活动。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唐小平透露,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办法将出台,届时将有效打击“医闹”、预防医疗纠纷。 获奖名单 邓河晃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主任医师 朱慧兰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主任医师 刘海鹰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李冰 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斯明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杨智聪 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何建行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陈德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授 陈欣欣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脏中心主任医师 陈谐捷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祝维峰 广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黄崇博 广州市正骨医院主任中医师 舒建昌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主任医师 谭守勇 广州市胸科医院主任医师 潘小平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兼神经内科主任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