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帮考网综合整理提供了2012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之牙槽骨的吸收,以供各位考生考试复习参考,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2012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牙槽骨的吸收 牙槽骨吸收是牙周炎的另一个主要病理变化,牙槽骨吸收破坏方式可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 一、水平型吸收水平型吸收(horizontalresorption) 是最常见的吸收方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嵴顶边缘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袋。 二、垂直型吸收垂直型吸收(verticalresorption) 也称角形吸收(angularresorption),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的高度降低不多(除非伴有水平吸收),而牙根周围的骨吸收较多。多形成骨下袋。 骨下袋根据骨质破坏后剩余的骨壁数目,可分为下列几种:一壁骨袋,二壁骨袋,三壁骨袋,四壁骨袋,混合骨袋。 三、凹坑状吸收凹坑状吸收(osseouscrater) 指牙槽间隔的骨嵴顶吸收,其******与龈谷相应的部分破坏迅速,而颊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弹坑状或火山口状缺损。 四、其他形式的骨变化 由于各部分牙槽骨吸收不均匀,使原来整齐而呈薄刃状的骨缘成为参差不齐。 骨吸收的程度一般按吸收区占牙根长度的比例来描述,通常分为三度: Ⅰ度:牙槽骨吸收在牙根的颈1/3以内。 Ⅱ度: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但在根长2/3以内,或吸收大根长的1/2. Ⅲ度:牙槽骨吸收占根长2/3以上。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