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强网
KQ520.COM)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莫过于补牙;比补牙更恐怖的事,莫过于带孩子补牙;比带孩子补牙更恐怖的事,莫过于孩子要补很多颗牙!”
给儿童看牙,难受的是家长。因为孩子好动又怕疼,不可能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张开嘴配合医生,特别是刚刚两三岁甚至更小的小婴儿。于是医院的普遍做法,就是将孩子捆在“小夹板”上强行诊治。这样做无疑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带孩子复诊就成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但是如果不这样做,接受国外流行的全麻治疗,家长们又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智力。真是个两难的选择! 家长体会一: 北京市丰台区张女士:孩子6岁了,牙齿长了黑洞。医生给上了药,说是得换四五次药以后才能正式补牙。一个星期后带孩子去复诊,死活都不让医生动牙了,连去了两次医院都没换成药。 医生感言: 儿童在治疗中不配合,哭闹甚至逃避治疗,不仅造成医患双方精神上的压力,而且使医务人员无法正常操作,加重了小患者口腔疾病的恶化。本来一次能治好的却需要花上好几次,结果弄得患者和家属身心疲惫。 家长体会二: 记者调查: 对儿童口腔全麻,近九成的家长不了解。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孩子奖励、耐心讲解,不行就采取捆绑,部分家长选择等一两年孩子能忍受了再治。如果有全麻,在确认没有危险,副作用不大的前提下,半数家长都愿意尝试。另外一半家长还是心存疑虑,担心影响孩子智力。 专家详解: 笑气全麻适于不合作儿童 对于全麻,家长最担心的是:麻醉出意外怎么办?麻醉对小孩的智力发展有影响吗?还有家长提出,全麻根本没必要。小孩子怕看牙,也怕打针,也怕吃药,但是都会生病的,难道每一次都要打麻药吗?我们也都是怕看牙,长大后心理有问题吗? 为此,葛教授举例说,发烧了人要吃消炎药,这对人也会产生影响,但是人们已经不太在意了,因为影响已经小到可以化解了。强制捆绑治疗的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但是在美国、欧洲,这是行不通的。葛教授介绍,考虑到人权和心理影响,美国现在不允许捆绑对患儿进行手术,而是使用“笑气”进行全麻,尤其是低龄儿童3岁以下和12岁以下不配合的患儿。 但这不也不代表全麻就没有风险了,家长需要签协议,医疗风险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承担。该全麻的时候还是要全麻。比如低龄儿,残疾儿童如智障或有孤独症的孩子,还有就是牙病严重的孩子。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科从1999年引进了全麻技术,目前国内仅此一家具备此项技术。“笑气”的成分为一氧化二氮,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笑气的使用量。小孩子吸入笑气和氧气后,先是兴奋期,然后进入镇静期,最后是抑制期,孩子一觉醒来牙病就消失了。至今,他们已经做近200例。 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门诊中要求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家长越来越多了,有的患儿只是一两颗牙有问题。目前,他们医院做全麻儿童口腔手术已经排到明年了。美国、香港地区的一些患者也来他们这里看病,因为在美国排队要等一年到两年,且价格高。 一半成人看牙恐惧源于儿童期 孩子们的这些反应叫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所持有的紧张或害怕的心理,反映在行为上就是疼痛的敏感性******了,耐受力降低,甚至躲避治疗。有数据显示,80%以上的儿童就诊时都存在紧张不安、害怕,甚至恐惧的心理。此外,陌生的环境也是孩子们恐惧的原因。 南京市口腔医院护士周美红对门诊的近千例牙病患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牙科恐惧症”的人达到了65%,78.9%的患者是害怕钻牙,而21.1%的患者是害怕麻醉针引起疼痛。 调查还发现,对牙科治疗产生畏惧心理,近半数患者是来自4~18岁时出现******恐惧心理。 国外经验: 前几日,刚刚13个月的David新长出的小牙,牙釉层缺了一小块,需要马上修复。 修复前,美国的牙医助理就告诉我们:“爸爸妈妈得在门外等候,修复好后会把宝宝带出来的。”我们担心David会哭闹。助理说,没问题,修复过程很快,她们会有办法处理的。 果然,当助理从我们手中抱过David时,David极不情愿,忍不住大哭起来,带着鼻涕眼泪进了诊疗室。在门外等候,心却跟着David进了房间。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一些和爸爸妈妈长得非常不一样的蓝眼睛、黄头发,David的表现会怎样?想象、猜测、牵挂着…… 一半成人看牙恐惧源于儿童期 南京市口腔医院护士周美红对门诊的近千例牙病患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牙科恐惧症”的人达到了65%,78.9%的患者是害怕钻牙,而21.1%的患者是害怕麻醉针引起疼痛。 调查还发现,对牙科治疗产生畏惧心理,近半数患者是来自4~18岁时出现******恐惧心理。 国外经验: 前几日,刚刚13个月的David新长出的小牙,牙釉层缺了一小块,需要马上修复。 修复前,美国的牙医助理就告诉我们:“爸爸妈妈得在门外等候,修复好后会把宝宝带出来的。”我们担心David会哭闹。助理说,没问题,修复过程很快,她们会有办法处理的。 果然,当助理从我们手中抱过David时,David极不情愿,忍不住大哭起来,带着鼻涕眼泪进了诊疗室。在门外等候,心却跟着David进了房间。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一些和爸爸妈妈长得非常不一样的蓝眼睛、黄头发,David的表现会怎样?想象、猜测、牵挂着…… 来源:健康时报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