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4

2019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新趋势!

2019-03-27   作者:来源:奥咨达医疗    来源: 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   访问量:206    在线投稿
【导读】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了约113倍,远高于美国同期的12.7倍和日本同期的6倍。中国近年来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之一,中国药品市场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容量接近2,200亿美元。



一、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历了“完全的计划经济”、“计划市场经济兼有”、“市场经济”三种经济体制下的变革,市场格局由垄断向开放竞争转变,市场活力得以释放,市场供应的产品和服务也日益丰富。

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了约113倍,远高于美国同期的12.7倍和日本同期的6倍。中国近年来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之一,中国药品市场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容量接近2,200亿美元。


(一)我国的医药流通行业发展历程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药流通行业

建国至1983年,由于经济水平低下,医用物资匮乏,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全国医药商品产销由中国医药公司(现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统购统销,统一规划,分级(三级)批发,层层调拨。

(2)计划市场兼有体制下的医药流通行业

改革开放后,我国医药供给日渐充足,统购统销模式的弊端凸显,制约了医药流通效率,推高了医药成本。因此,1984年政府对统购统销、按级调拨的模式进行改革,中国医药公司下属一、二、三级分销公司可以直接向厂商采购;在销售方面,中国医药公司下属一、二级分销公司可以直接向医院销售。与此同时部分医药企业也相继成立销售公司,进入医药流通领域。

(3)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药流通行业

1999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于2003年撤销,其负责贸易部门与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合并为国家商务部)下发《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指导意见(1999)1055号文件》,按照产权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现代化的思路,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经营格局进行了深层次的变革。自此,混合、民营和外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药流通企业先后开始涌现,从而打破了国有企业垄断的格局,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


(二)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及分销市场发展状况


(1)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情况

在新医改加速推进以及居民生活指数提升的带动下,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由2012年的1174亿元增至2016年的18,39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3.27%,远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长率。


2012年-2016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医药分销市场发展情况

医药分销是医药流通中重要的环节,首先,医药分销企业向厂商集中采购,有助于降低整体的采购成本,提高行业的经营效益;其次,医药分销企业彼此之间商品调拨,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再者,医药分销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信息化系统和现代物流设施建设,提升了行业的运营效率;最后,医药分销企业正在积极实施行业内部资源整合,以提高行业集中度。

近年来,我国医药分销企业经历了数量快速增长,而后急速下降,之后再缓慢回升的发展历程,这与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监管政策由松至严的调整是息息相关的。在严格的监管之下,部分规模小、不规范的企业逐步被淘汰和整合,市场秩序得以健康发展,经营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医药分销企业数量下降的同时,药品分销业务的销售规模仍保持稳定的增长,由2012年8949亿元稳步增长至2016年14714亿元。

(3)招标市场与非招标市场的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我国医药终端销售市场中公立医院是居民最主要和最传统的医药消费场所,药店则是医药消费的重要补充。随着医药分开政策的推进,药店对处方药的分流及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药店的占比和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进而带动了非招标市场的发展。我国药店的销售收入由2012年的2268亿元上升至2016年337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0.45%。


2012-2016年我国公立医院和药店销售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市场格局


目前,在“两票制”的影响下,纯销和调拨业务两极分化,纯销业务得到快速增长,而调拨业务急速下降,导致行业销售增速进一步下滑。并且,此模式给企业带来更大的资金周转压力,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明显,使得零售企业连锁率和集中度提升。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实施及资本的推动,未来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一)2018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市场格局


“两票制”加大分化纯销和调拨业务,自2017年”两票制“试行以来,直销模式销售占比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2017年全年纯销模式占比达63.4%,较前期增加近5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规模以上流通企业纯销业务加速增长,占比进一步提升至65.2%,而调拨业务继续调整,占比下降为34.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两票制"影响下,医药流通企业作为上游供应商的经销/代理商,将采购的商品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这类调拨模式难以为继,使得行业销售增速进一步下滑。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预测2018年,全国药品销售增速继续回落,但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大,零售企业连锁率和集中度提升


医药流通企业不仅需要以较高的资金成本购置药品或器械进行流通销售,还面临医院严重拖欠款项的问题。“两票制”下行业整体增速下滑,且此模式下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周转压力。2017年我国上市的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天数高达99.44天,导致大量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过高,企业承受较大的资金压力,大量企业只能通过并购整合得到资金支持。

例如必康股份,自2017年起,利用“两票制”的政策契机和多年的工业积累,通过并购河北润祥和河南百川,快速构建自身的商业体系,并在2018年连续出手投资控股6家区域商业公司,覆盖了包括河南、河北、江西、湖南、青海、广西等多个省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部分中小型药店被迫转型,选择被大型企业收购或退出市场,有利于药店连锁化经营,从而降低成本。据商务部数据,2018年全国药品零售连锁率预计达到51.2%。另外,从全国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额来看,前100位企业占全国比率上升至30.8%,30家区域零售连锁企业占全国比率上升至13.0%,6家全国龙头企业占全国比率上升至12.7%。可见,我国药品零售企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两票制加速行业整合,四大龙头纷纷布局


近年来,随着医药分家、药品零加成、控制药占比、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逐步走向规范,一些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正在逐步被兼并收购或退出市场,整个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整合的大趋势,而这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是非常有利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四大龙头企业分别为中国医药、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与九州通,这4家企业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前四甲,2017年中国医药、华润医药、上海医药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其中中国医药以******优势遥遥******于其他三家企业,其主营业收入高达3214.39亿元,中国医药旗下有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其中国药控股处主导地位。


2015-2017年四大龙头企业分销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几年来,4家批发企业分销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从分销收入看,2017年国药控股以2643.52亿元的分销收入遥遥******于其他三家企业。从分销收入的增长情况看,除了华润医药的增长率同比去年上升外,其他三家企业增速均有所放缓。


三、推动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为缩短医药流通环节,使之更为透明可控,近几年,政策层面对医药行业“辣手”频出。


两票制”与“营改增”等措施实施将改变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


一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两票制”落地,未来缺乏品种资源和终端医院覆盖不足的区域型中小商业公司或将出局。随着监管力度,尤其是票据查处力度的加强,部分非规范性企业也将逐步退出市场,拥有较强上游工业品种资源以及下游渠道优势的龙头商业公司将迎来并购整合机遇,预计未来各省份或将最终形成3(国药、华润、上药)+1(九州通)+N(各省份区域龙头)的新商业格局。

国泰君安在一份研报中提出,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总额为16613亿元,较上年增长10.2%,行业增速从15%至20%下滑到10%左右。“两票制”、营改增和流通行业自查等多项政策的综合推进,将使以小规模市场代理业务为主的企业无以为继,新一轮整合浪潮不可避免,地区性龙头,资金实力雄厚,下游标的资源丰富,在流通体系变革中更占优势。

事实上,在“两票制”最先落地的福建省,药品配送商已大幅减少。有数据显示,福建省2012年药品配送商达176家,而据福建省药品集中采购网最新数据,2016年配送商仅40家左右,近80%企业消失。


完善药品质量追溯体系及新版GSP的实施将使企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2016年,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管总局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整治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的公告(2016年第94号)》明确指出建立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并要求企业对2013年7月1日以来的经营行为进行追溯自查,在此基础上监管部门将组织包括飞检在内的多种形式检查,如存在问题企业将可能面临包括直接吊销执照等严厉处罚。

2016年7月20日,食品与药品监管总局公布《关于修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决定》(即2016年新版GSP),要求生产经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药品追溯体系。食品与药品监管部门对药品流通行业的监管将会更加严格。


中医药发展获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提出: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鼓励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


四、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在医药流通市场,全国性的龙头已基本形成,格局较为稳定。而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机会很大,且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行业竞争加剧,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医药流通良好的行业前景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从而间接推动了企业的用人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年末全行业从业人数约为534万人,庞大的从业人员为药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下辖门店204895家,零售单体药店243162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448057家。

整体看,经济总量和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导致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市场不断扩容;中国作为全球**的新兴医药市场,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和行业管理后续政策及标准的出台,药品流通行业有望得到快速有序的发展;行业经过近20年的扩容发展和内部激烈竞争,集中度有望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百强企业入底线提升


近年来,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兼并与重组,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据统计,自2004年至2015年在中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额不断攀升的同时,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百强企业的入围底线逐年增加,2004年时为3.7亿元,到2015年这一数值已增加至14.25亿元(成都百信药业连锁有限责任公司),显示中国医药流通企业整体竞争力稳固提升。


市场集中度呈上升趋势


医药流通三强企业市场集中度稳步提高。中国**的三家医药流通企业占医药市场销售比重稳步提升,2015年销售总额为4749.69亿元,前三位药品批发企业占33.5%,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数据显示,百强企业的发展近几年一直保持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成为医药行业整体质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批发企业百强集中度上升1.6个百分点。2015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为68.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前100强企业成为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的主要推动力。


五、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随着药品流通领域改革的深化,药品流通行业将不断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践行“供给侧”经营服务模式创新,完善医药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药品流通行业在服务医疗卫生与全民健康事业中的功能作用。医药流通行业总体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销售总额稳定增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以下对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8年,不断接受挑战的医药流通企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保健意识增强,全社会对医药健康产品的需求将不断提升,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过去的2018年,两票制、4+7带量采购等政策不断落地与推行,医药行业内各企业又在波澜起伏中度过一年,其中医药流通业一直维持着增长的趋势,但整体行业环境和企业发展也处于政策带来的压力中。

2018年,两票制在各省份陆续落地,除云南、甘肃外基本全面实施到位。政策的实施使过去依赖挂靠、走票的违法企业被淘汰出局,流通过程更简洁。医保控费和药占比对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2018的影响更加突出,医疗机构医保资金被严控导致流通配送企业货款回笼收到延误的影响。而下半年开展的4+7带量采购制度,不断冲击着药品生产企业,也必然会波及到医药流通领域其它类型企业。


(二)2019年,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新趋势


如今已经迈入2019年,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影响下,医药物流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前四家全国性医药流通企业合计销售占比从2013年到2017年分别是27.96%、29.17%、31.58%、32.01%和32.14%。国药占比由14.31%增加到16.06%,华润占比由5.45%上升到6.08%,上药占比由5.45%上升到6.08%,九州通由2.56%上升至3.68%;而百强商业流通企业已达到70.7%的销售占比。

前四家商业流通企业销售占比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提高显著。除此之外还有30家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拿走了23.1%市场蛋糕,剩下的不到四成市场份额则有中小药商前来分羹。“全国龙头+地方割据”的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这是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企业模式不断创新,院内物流、DTP药房将是各企业目光聚焦的关键。


目前多数医院耗材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忽视医院运营管理,导致医疗供应链各环节不对接、信息不对称,库存积压、损耗大,整体运营成本高。在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采购等政策的不断压迫下,医院运营将会越来越困难,急需降本增效,配套的SPD信息服务成为医院刚性需求的风口。

同时医保控费、降低公立医院药占比,取消医院药品加成、两票制改革等多项政策的推行迫使药品流通逐步从医院口流出,药品零售模式崛起成为大势所趋,DTP药房将成为零售药店发展过程中的重点机会。


信息技术智慧化。


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企业边界被打破,信息技术倒逼产业链强化供应链协同。2018年年末,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药品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配合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企业,建成完整药品追溯系统,履行各自追溯责任。

实现多码并存、来处可查、去处可追、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的建立,并结合无人车、无人仓等先进技术,打造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化的智慧医药物流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医药物流管理精益化。


医药物流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佐证了医药市场空间的巨大,也体现出医药作为朝阳产业的特点,而目前市场上医药物流鱼龙混杂,市场、品牌等都尚未整合完毕。医药物流领域主要是由政策主导和指引行业发展,随着各项政策的实施,医药流通环节压缩,毛利也逐步降低,各龙头企业也已陆续开展物流精益化管理,以期达到降本增效、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目的。打造精细化运营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是各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


医药物流标准化。


提升医药物流标准化,可以减少产业碎片化,通过设定适当的产品门槛,保持适当的竞争状态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稳步提升。物流标准的不统一已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向规范化、高效化并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障碍。为避免错误,提高运作效率,医药物流必须严格执行统一完善的技术标准、名称、质量体系。2019年作为深化标准改革第三阶段的开局之年,将加大推动医药物流领域的标准制修订力度,从而带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将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专业化分工趋势加剧,第三方医药物流逐渐得到业内外的普遍重视,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两票制等新政又给予第三方物流成长更多机会,所以未来更多企业参与药品配送业务是必然趋势,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并不是十分完善,服务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下,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才能提高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互联网+是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机会所在。


日前,《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引发热议,送审稿一旦成行,医药电商将获得大规模投资,也将引来药品末端配送的飞速发展。未来的医药电子商务不仅应包括医药流通环节各企业间的网上交易,同时还应包括零售药、医药流通企业对消费者的网上零售,所以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来源:奥咨达医疗


2万家医药制药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