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药店营业员培训----夏季常见病防治

2016-04-19   作者:康强药师网    来源: 百度文库   访问量:998    在线投稿
【导读】其临床特点是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常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常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

药店营业员培训----夏季常见病防治


一: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特点是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常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常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

    本病可泛发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些部分。根椐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和皮疹的性质特点,中医有不同的名称,泛发性的称为浸淫疮、血风疮、粟疮,局限性的分别称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乳头风、脐疮等。本病西医也称湿疹。


湿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遗传因素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二)环境因素

    洗衣粉,人造织物、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居室清洁剂、杀虫剂道路的沥青路面,马路旁绿化植物的花粉等制药厂的抗生素,如使用化妆品及猫、鹦鹉等


(三)感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四)饮食因素

    牛奶、鸡蛋等; 如葱、蒜、洋葱、羊肉等;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某些生吃的食品,如生葱、生蒜、生西红柿,生食的某些壳类果实,如杏仁、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萝、桂圆、芒果、草莓等;某些富含细菌的食品,如死鱼、死虾、死螃蟹以及不新鲜的肉类,某些富含真菌的食品,如蘑菇、酒糟、米醋等;某些富含蛋白质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种子类食品,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这些食物除了引起食物变态反应外,近代食物生化研究发现,在香蕉的皮中可以分离出组胺物质,在香蕉、菠萝、茄子、葡萄酒、酵母中含有很高的组胺成分,鸡肝脏、牛肉、香肠内亦含有相当高的组胺,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五)药物因素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青霉素


(六)其他因素

    湿疹的产生尚可由苦闷、疲劳、抑郁、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


一、诊断要点

1、急性湿疹

(1)发病呈急性

(2)皮疹好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胭窝)、小腿、手足背、头面部、外阴部、脐窝、乳房、肛门周围等处。多对称分布,也有不对称者。

(3)皮疹表现为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脓胞、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边界不清楚。

(4)自觉剧痒。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泛发者可伴有发热不,疲乏倦怠,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症状较为缓和,有炎症消退的倾向。表现为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出现鳞屑、结痂,仍可见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自觉瘙痒。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愈,多次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也有少数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者皮肤增厚,触之较硬,呈暗红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皮疹边界清楚,伴有少量糠秕样鳞屑、抓痕、结痂和色素沉着;外围也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问有糜烂、渗液。自觉阵发性瘙痒。

4、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一般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皮疹形态较单一,较重者可发生大疱,一般病程较短,去除病因(不再接触致敏物质)后很快可痊愈。

5、慢性湿疹应牛癣相鉴别。后者皮疹以典型的苔癣样变为主,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且皮疹80%~90%发生于颈项部,其次为肘部、尾骶部等。


二、辨证分析

湿疹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若反复发作,日久耗血伤阴,肤失濡养则生风化燥,而为血虚风燥。急性湿疹一般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多为风热,而慢性湿疹则多属血虚风燥。


三、辩证论治

一般用药:龙胆泻肝片、湿毒清片、肤痒颗粒、荨麻疹丸、星元佳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抗过敏药+增强免疫力辅助剂

例如:荨麻疹丸+星元佳氯雷他定片+天然维生素C

湿热型

[证见]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主方  陈氏家传渗湿汤加减

风热型

[证见]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主方  陈氏消风散加减

血虚风燥型

[证见]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

1.  主方陈氏当归饮子加减

2.  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衣、苦参、白鲜皮各10克。水煎服,复渣,每日1剂。

 

四、外治法

一般用药:希定克软膏、一扫光药膏、宝宝湿疹膏、肤痒霜、炉甘石洗剂、苦参洗液

联合用药:对症中成药+抗过敏药+增强免疫力辅助剂+外用

例如:荨麻疹丸+星元佳氯雷他定片+天然维生素C+希定克软膏+苦参洗液

1.jpg

二:婴儿湿疹

发生于婴儿头面部的湿疹,称之为婴儿湿疹。因其发生于吃奶时期,故古医籍称之为奶癣。本病西医也称为婴儿湿疹,又称婴儿期异位性皮炎。

一、诊断要点

1.多见于1个月至1岁左右的婴儿。

2.皮疹主要发生在头面部,尤以双侧面颊部和前额部最为常见,但口周、眼眶周围和鼻尖部一般于很少发生皮疹。重症患儿,皮疹也可蔓延至躯干和四肢等部位。

3.根据皮疹形态,婴儿湿疹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脂溢型:多发于出生后1~2个月,额部、颊部、眉间皮肤潮红,有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油腻性附着较紧的厚层脂痂。以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皮肤,可有糜烂、潮红及渗液。一般于停乳或改善喂养后,逐渐痊愈。

(2)渗出型:此型较为多见。常见于3~6个月婴儿,婴儿多肥胖。双侧面颊部、前额部、头顶、颔下可见红斑、丘疹、小水疱、糜烂、渗液、结痂、脱屑等,以糜烂、渗液多见。损害大小不一,边界不清。严重者躯干、四肢等部位也可发生。瘙痒较剧烈,可继发感染。

(3)干燥型:好发于营养不良及较消瘦的婴儿。皮肤干燥,皮疹呈淡红斑或有扁平小丘疹,上有糠秕样鳞屑及结痂,或呈片状浸润,边界不清。主要发于面部,也可发生于四肢。瘙痒较剧烈。

4.继发感染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附近淋巴结或肿大。

5.常反复发作,每因消化不良或天气寒冷使症状加重或复发。

0.jpg

二、辨证分析

    婴儿湿疹由于母亲过食辛辣燥热之品,遗热于儿,或因喂乳不当,饮食失节,脾失健运,蕴湿生热,发为湿性婴儿湿疹;或为脾虚失运。血燥生风,肌肤失养,发为干性婴儿湿疹。


三、辩证论治

一般用药:参照成人湿疹

联合用药:参照成人湿疹

湿热型

[证见]皮疹表现为湿性(脂溢型和渗出型),或伴有消化不良,大便干结,小便黄。

[治法]利湿清热,佐以祛风。

1.主方消风导赤汤加减

2.单方验方:大黄、黄芩、黄柏、苍术、薏米各50克,共研细末,每次1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脾虚型

[证见]皮疹表现为干性,常伴有消化不良,吐乳,大便溏薄。

[治法]健脾渗湿。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四、外治法

一般用药:希定克软膏、一扫光药膏、宝宝湿疹膏、肤痒霜、炉甘石洗剂、苦参洗液

联合用药:希定克软膏+宝宝湿疹膏


婴儿湿疹的预防

预防:本病好发于夏季,有过敏体质的多发,婴幼儿的发病率高于成年人。在婴儿湿疹明显时得先治疗,婴儿湿疹治疗皮疹消失后并不万事大吉,更重要的任务是家庭护理预防宝宝湿疹的反复。以下六个关键,预防婴儿湿疹。

关键1:尽量寻找发病原因并去除之,但往往有困难。

关键2:喂养和饮食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蛋白类辅食应该晚一些添加,如鸡蛋、鱼、虾类,一般宝宝从4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而有湿疹的宝宝,建议晚1~2个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是新鲜的,避免让宝宝吃含气、含色素、含防腐剂或稳定剂、含膨化剂等的加工食品。

    如果已经发现某种食物因食用出现湿疹,则应尽量避免再次进食这些食物。

1.有牛奶过敏的宝宝,可用豆浆、羊奶等代替牛奶喂养。

2.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可单吃蛋黄。

3.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可以把牛奶煮沸几分钟以降低过敏性。

    宝宝食物以清淡饮食为好,应该少些盐份,以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绍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西红柿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

3、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少加盐和糖,以免造成体内水和钠过多的积存,加重皮疹的渗出及痛和痒感,导致皮肤发生糜烂。


关键3:衣物方面:比如贴身的衣服是棉质的,所有的衣服领子**是棉质的,衣服穿得要略偏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床上被褥**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等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爽。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避免过热和出汗。并让宝宝避免接触羽毛、兽毛、花粉、化纤等过敏物质。衣被不宜用丝、毛及化纤等制品。


关键4:洗浴护肤方面:以温水洗浴**,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选择偏酸性的洗浴用品。护肤用品选择低敏或抗敏制剂护肤,并且**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以了解皮肤对所用护肤用品的反应情况,及时预防过敏的发生。


关键5:环境方面:室温不宜过高,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环境中要**限度的减少过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家里不养宠物,如鸟、猫、狗等。室内要通风,不要在室内吸烟,室内不要放地毯,打扫卫生**是湿擦,避免扬尘,或用吸尘器处理家里灰尘多的地方,如窗帘、框架等物品上。


关键6: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2.jpg


三:手足癣

    手癣是发生于手部的癣。属于古医籍所称之鹅掌风的范畴。本病西医也称之为手癣。

    足癣是发生于足部的癣。古医籍称之为臭田螺、田螺疱等,俗称脚湿气、香港脚等。本病西医也称之为足癣。

一、诊断要点

1、常于夏季发病或加重,冬季减轻。

2、皮疹形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三种类型。各型可互相转化,也有同时存在,不过某一时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现为主。

3、病程缓慢,通常多年不愈。

4.jpg

二、辨证分析

手足癣多因风湿热生虫,邪毒下注于足部所致,也可由接触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治法,若水疱型或糜烂型继发感染者,则多属湿热,此时则宜结合辨证治疗,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利湿。

三、辩证论治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3.jpg

四、外治法

一般用药:阿修罗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复方土槿皮酊、脚爽套装、足光粉等。

联合用药:足光粉+阿修罗硝酸咪康唑乳膏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4.防鞋柜传染脚气

  如果家中有人患脚气,被真菌污染的鞋子在阴暗不通风的鞋柜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柜里的皮屑,也带有很多真菌。本来很干净的鞋子,如果放在这样的鞋柜里,就可能沾染上带菌的皮屑和被邻近的“脏鞋”所污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这样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脚气或灰指(趾)甲。

  因此,专家提醒说,脚气患者不仅要积极用药物治疗上,平时更要注意清洁鞋袜,还要特别注意的是,鞋柜也要经常通风、晾晒;如果鞋柜不能移动,应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干燥剂,祛除潮气。

  清洁鞋柜的同时,别忘用干抹布把鞋子擦拭干净,并在鞋内塞入一些用香料、茶叶、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异味。

  另外,选择鞋柜时注意,别挑选向里斜放式的,因为这种设计很不利于清洁,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柜,易拿、易清理。

    鞋柜里存放的鞋,**以家庭成员,分出不同的鞋区,如男用、女用、儿童用等区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来区分,以避免相互间传染。

5.jpg

四:瘾疹(荨麻疹)

    瘾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一种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因其小则如麻如豆,大则成块成片,每因遇风而发,故名又称“风疹块”。因皮疹时隐时现又称“瘾疹”;现代医学称之为荨麻疹。

一、诊断要点

1、急性发作,常有进食,荤腥之物,如鱼、虾、蟹等某种海鲜,或服用某种药物,或受风寒刺激,或有肠道寄生虫病史等。

2、皮疹大小不等、形状不一、鲜红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楚,瘙痒剧烈。

3、皮疼常突然发生,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又逊速消退,以后不断成批发生,时隐时现,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每天发一批或数批,约一周左右停止发生。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4、部分病例可伴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肠道症状。波及咽喉时,可有喉部不适感、声嘶,甚则喉头水肿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的可出现皮肤划痕症阳性。

5、皮疹见于口唇和眼睑,则出现肤色淡红色局限性宣肿边界不清。此皮疹在唇周、面部游走者为面游风(西医称血管性水肿)。若正常皮肤上受到机械性触抓则此部位有抓痕样水肿隆起者,则称人工荨麻疹或叫皮肤划痕。

6.jpg

二、辨证分析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故风邪侵袭人体,可致皮肤出现风团,时隐时现,骤起骤消。而风邪每多挟热邪或寒邪以袭人,内蕴肌表,不得疏泄所致;也有因肠胃不和,蕴湿生热,郁于肌肤而发。而反复发作,迁延日久者,则因气虚卫外不固,或因血虚生风,或因冲任不调,或因血瘀等所致。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祛风,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辨证治疗。


三、辩证论治

一般用药:荨麻疹丸、湿毒清片、肤痒颗粒、星元佳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联合用药:荨麻疹丸+星元佳氯雷他定片+高钙片

风热型

[证见]风团色红,遇热则发作或加重,触之有灼热感,瘙痒剧烈,或见咽干、心烦。

[治法]疏风清热

主方银翘散加减

风寒型

[证见]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发作或加重,得暖可缓解。

[治法]祛风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脾胃湿热型

[证见]皮肤出现风团,伴有脘腹胀痛,纳呆,恶心呕吐,神疲乏力,大便泄泻或秘结。

[治法]表里双解,清热利湿。

主方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

卫外不固型

[证见]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平素多汗,稍劳则汗出,风团发作时每觉凛凛恶寒,微微自汗。

[治法]固卫和营祛风。

主方玉屏风散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血虚生风型

[证见]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可伴有头晕,神疲乏力,纳呆,夜寐不宁。

[治法]养血祛风。

主方四物消风饮加减

冲任不调型

[证见]见于女性患者。风团的发生有周期性,常在月经前数日开始出现风团,往往随着月经的干净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经来潮时又发作;多伴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

[治法]调摄冲任。

主方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血瘀型

[证见] 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日久,疹色暗经,或风团主要见于腰围、表带等受压部位,伴有面色晦暗,口唇青紫。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祛风。

主方通经逐瘀汤加减

7.jpg

四、外治法

一般用药:希定克软膏、皮炎平、

荨麻疹实例:

治荨麻疹一方

我幼时曾患荨麻疹,经人介绍一方:蝉衣7个、浮萍25克,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一次)。结果用药3副就治好了病。

肚脐拔火罐治荨麻疹

小时我常起荨麻疹,后听人介绍用拔火罐拔肚脐可治。母亲给我试用,将拔火罐扣在肚脐上,两三次居然就治好了。

紫荆树花茎煮水治风疙瘩

    前年春天,我身上生过风疙瘩,皮肤变红增厚,奇痒难忍。有一位老人对我讲,可用紫荆树(春天未长叶前,先开紫花)的花、茎煮水,熏洗,每天早、晚各一次,两天即愈。我只取了半尺长的茎四五支,放在沙锅里用清水煮沸四五分钟,略凉后水洗,两天后就好了


8.jpg

夏季常见病之五:急性腹泻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每天2-3次以上),粪便量增加,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便中脂肪增多,或带有不良消化物或含有浓血。

急性腹泻好发于夏秋两季。感染性腹泻为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引起。

一、诊断要点

1、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常伴有腹痛、肠鸣、食减等。

2、急性暴泻,起病急骤,病程短。大多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有毒食物,或冒雨、腹部受凉的病史。

3、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二、辨证分析

    本病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脾肾虚弱等。其病机主要为脾虚湿胜。肝与肾亦与泄泻有关,但均在脾虚的基础上发生。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造成食品的腐烂变质,另外大家又喜欢吃冷饮,冷食,这些冷饮和凉拌的食品在不注意的时候容易受到污染,大部分是由于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发病的。再有夏季有时候天气比较热,一旦不注意,在受凉的时候,容易引起病毒的感染,造成腹泻。还有一些功能性的腹泻,吃了冷食多了以后,会出现功能性腹泻。夏季出现感染性腹泻机会比较多。

9.jpg

三、辩证论治

一般用药:白蒲黄片、炎可宁片、肠康片、复方黄连素片、速效止泻胶囊、藿香正气胶囊、腹可安等

联合用药:白蒲黄片+肠康片+速效止泻胶囊

寒湿型

[证见]泄泻清稀如水,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兼有风寒表证。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型

[证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伤食型

[证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治法]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加减

肝郁型

[证见]泄泻发作与情绪有关,脘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肠鸣,腹痛即泻,泻后痛减。

[治法]抑肝扶脾。

主方痛泻要方加减

脾虚型

[证见]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食少脘胀,面萎黄,肢倦乏力。

[治法]健脾益胃。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肾虚型

[证见]黎明之前腹痛,肠鸣腹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腿酸软。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主方四神丸加减


四、其他疗法

(一)饮食疗法:

1.  姜茶饮:干姜9克,绿茶3克,开水冲泡15分钟,代茶频饮。适用于寒湿型。

2.  马齿苋绿豆汤:马齿苋60克,绿豆30克,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型。

3.  莱菔陈皮粥:炒莱菔子(研末)10克,陈皮6克,粳米100克,同煮粥服食。适用于肝郁型。

4.  香砂葛粉糊:砂仁、木香各1克(研末),葛粉30克,白糖适量,煮糊服。适用于肝郁型。

5.  炒扁豆山药粥:炒扁豆、淮山药各30克,梗米100克,共煮粥服。适用于脾虚型。

6.  金樱子粥:金樱子30克,粳米60克,共煮粥服食。适用于肾虚型。


(二).胃肠道疾病的保健品--夏天炎热休息不好,抵抗力下降加强抵抗力的。

1)、多种维生素;

2)、降火除烦:西洋参泡水、西洋参茶/片、麦冬灯心草汤等。

3)、螺旋藻:属于高营养的碱性食品,可以直接中和胃酸,改善胃部不适,对胃及十二指溃疡有显著效果。增加营养,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4)、大蒜油: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促进肠胃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胃肠不适;

5)、蜂胶:天然珍贵的光谱抗菌物质,可抗细菌、真菌、病毒、改善胃肠疾病

10.jpg

五.腹泻用药误区

1.立即服用止痛药!(止痛药无解痉功能,掩盖病情)

2.立即服抗生素止泻!(滥用抗生素,易发药物不良反应)

3.立即服止泻药止泻!(打乱正常排泄毒素)

4.一旦止泻立即停药!(治疗不彻底以致疾病复燃,易致耐药性和多次腹泻)

六.健康嘱咐

宜吃清淡,易消化的营养食物;生冷瓜果蔬菜、冷饮、油腻、辛辣及蜂蜜、核桃等滑肠的食物应尽量避免;多注意休息,如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1.jpg

六:暑湿感冒

暑湿是感受暑湿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夏令季节,暑湿俱盛之时,尤以南方为多见。其以发病较急,初起见有身热,头身重痛、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湿郁歇肌表证候为主要特点。

一、诊断要点

1.多发于夏令暑湿俱盛的季节,南方多见于5~10月。

2.发病较急,初起见有身热,头身重痛、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湿郁歇肌表证候为特点。

二、辨证分析

    暑湿的发生由于感受暑湿二邪而致病。夏天气候炎热,容易形成暑兼湿邪。若人体正气不足,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冰冻生冷,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邪湿邪而发生本病。

12.jpg

三、辩证论治

一般用药:暑湿感冒颗粒、藿香正气丸、夏桑菊颗粒、广东凉茶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银黄颗粒(胶囊)等。

联合用药:暑湿感冒颗粒+藿香正气丸+对症用药(如发热+对乙酰氨基酚;泄泻+复方黄连素片或速效止泻胶囊;咳嗽+复方鱼腥草片或罗汉果止咳胶囊)

[治法]以清暑利湿为主。

主方清暑化湿汤加减

13.jpg

四、外治法

1.  刮痧:用于治疗暑湿病初起。选择项背部、胸腹部,用刮痧板蘸少许刮痧油,在这些部位进行单向刮动,以局部皮肤出现红紫色条痕或斑块为度。

2.  用藿香正气水加水洗身,用于治疗暑湿病初起

14.jpg

七  粉刺

头面、胸背等处发生炎症性丘疹,挤之有碎米粒样白色粉质的皮肤病,称为粉刺,俗称米疮、暗疮、青春痘等。本病西医称之为痤疮。

一、诊断要点

1.以青年男女为多见。

2.好发于面部、上胸和背部。

3.皮疹初起多为非炎症性粉刺,可分为开放性(黑头粉刺)和闭锁性(白头粉刺)两种严重者除粉刺、丘疹、脓疱外,可发展为结节、囊肿、脓肿等,破溃后常形成窦道或瘢痕。

4.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较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触痛。

15.jpg

二、辨证分析

    本病由于肺经风热,熏蒸于肌肤,捕结不散而成;或因过食膏梁厚味、辛辣之品,脾胃蕴湿积热,上熏于肺,外犯肌肤而成。此外,冲任不调,也可导致肌肤疏泄功能失畅而发。

三、辩证论治

一般用药:枇杷清肺饮、清热暗疮丸、蒲地蓝消炎片、逍遥丸、乌鸡白凤丸等。

联合用药:枇杷清肺饮+蒲地蓝消炎片+逍遥丸

肺经风热型

[证见] 颜面潮红,以散在的红色丘疹、黑头粉刺为主,可有脓疱。

[治法] 疏风宣肺清热。

16.jpg

主方枇杷清肺饮加减

脾胃湿热型

[证见] 颜面皮肤油腻不适,皮疹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或结节等,有的可见脓肿、,局部红肿疼痛;常伴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治法] 清热化湿通腑。

主方茵陈蒿汤加减

肺经风热型

[证见] 见于女性患者。病情常有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前后加重,并可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

[治法] 调摄冲任,疏肝解郁。

主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四、外治法

一般用药:解毒痤疮膏、豆婷、去痘灵、祛痘洗面奶等

19.jpg

八、 腋臭

腋臭是指腋下发生特殊臭味的一种皮肤病,又称体气,俗称狐臭。

一、诊断要点

1.常见于青壮年,以女性较多见。青春期前多不发病,老年时逐渐减轻或消失。

2.主要发生于腋窝。有特殊臭味发出,轻重不一。轻者不出汗时几乎没有气味发生,重者则不出汗时也有特殊臭味发生,出汗时则更明显,令人不愿相近。少数患者外阴部、肛门、脐部及乳晕部,也可发生同样臭味。

18.jpg

二、辨证分析

    本病由于湿郁而气血不和所致,且常与先天禀赋(遗传)有关。

三、辩证论治

[治法] 行气化湿,调和气血

主方贵妃提香饮加减

四、外治法

宜注意卫生,保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

一般用西施露、狐臭半月清等。

17.jpg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