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家应选用中药饮片而不要用未经炮制的中药材,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合理用药是病患得以治疗康复的前提。中药成分复杂,中西配伍应用也日趋密切,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更应该注意。使用正确能治病救人,药不对症或使用不当,也可能导致不良后果。正如近代医学家郑钦安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合理用药标准 1997年,WHO/MSH(美国卫生管理科学中心)提出合理用药生物医学标准包括: 药物正确无误、用药指征适宜; 疗效、安全性、作用途径、价格对患者适宜; 用药对象适宜、无禁忌证; 调剂无误(包括信息提供),剂量、用法、疗程妥当; 病人依从性好。 常识篇 1、中药材等于中药饮片? 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材:经过产地初步加工的中药,是制备中药饮片的原料。 中药饮片:按照中医药理论,将中药材经过切、炒、蒸、煅、炙等各种方法炮制后,直接用于中医临床配方的中药,即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品 中成药:汤药和中成药都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制成的。 2、中药材可以直接食用? 大多中药需要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中药炮制能降低毒性、提高疗效、改变药性,如生半夏大毒,炮制后毒性降低,种子类中药材经炒制后种皮破裂,便于有效成分煎出等。 合理用药提醒: 大多数中药材炮制成中药饮片后才可供药用,但有些中药材无需经过炮制,因此这类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是一样的,如枸杞子。大家应选用中药饮片而不要用未经炮制的中药材,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联合用药篇 3、功效相似的中成药联用要注意什么? 临床上功效相似的几种中成药联用的现象比较常见,即使是在消费者自我药疗过程中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在中成药各自的组方中,往往有一种或几种相同药味,或功效相似的药味,联用后将会增加某一味或几味药的剂量,或引起药效的叠加。如: X 大活络丸与天麻丸合用(两者均含附子); X 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丸合用(两者均含朱砂); 以上两例均会增加有毒药味的服用量,加大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 X 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合用 两者均含有冰片,由于冰片药性寒凉,过量服用易伤人脾胃,导致胃寒胃痛,在临床应用中选择其一即可; X 新癀片和三黄片合用 两者都属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兼有活血化瘀之功,虽成分不同,但药效类似,也应选择一种应用即可。 合理用药提醒: 在中成药联用中应注意同种药味的“增量”或同类药物的“增效”,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服用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时应注意什么?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很多都含有作用专一的西药成分,其中较为多见的是治疗感冒及解毒的中成药中含抗过敏、抗病毒及解热镇痛药,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中含格列本脲,止咳平喘中成药中含麻黄碱、氯化铵及盐酸克伦特罗等,虽然中成药中所含西药的含量一般都低于或接近于单用西药的剂量,正确服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患者自行加大服用剂量或医师重复给药,则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当患者要求购买这些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时,药师应叮嘱患者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 合理用药提醒: 一般情况下,能单用一种中成药治疗的疾病,尽量避免联用。 如果必须联合使用,必须弄清药物的组成及其功效、配伍禁忌。 同时别忘了详细询问顾客正服用的其它西药或者中成药,以便合理安全指导顾客选药、用药。 煎煮篇 1、煎药前必须先浸泡中药饮片 对。以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不可随意省略。-般以30~60分钟为宜,特殊的还可延长。一些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麝香、阿胶等,则不必浸泡,按特定的要求处理。 2、药液煎好后可以先放置一会更入味 错。中药药液在煎好后应立即滤出,因为药液在药锅(罐)内存放的时间长了,会随着自身温度的降低,一则被饮片重新吸附,二则产生凝集,形成胶状物,并粘合于药渣的表面。致使药液的滤出量减少,甚或难以滤出,从而减少药物成分的煎出率,降低其疗效。 3、煎药时都要加盖煎 不一定。为了将中药饮片煎透,使中药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一般在煎煮时,以加盖为好。尤其是在煎煮含有极易挥发的芳香类成分,如薄荷、藿香、砂仁等药时,更应如此。以及质地坚硬的根、种子或动物类的中药饮片,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等,也应加盖煎煮,以利于更多地煎煮出药物的有效成分,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少部分药则例外,如在煎煮丝瓜络、通草、茵陈等质轻松散、体积较大的药物时,可不加盖。因为这些药在煎煮时一般都漂浮在药液的表面,若盖盖则易导致药液外溢,同时还要定时搅拌,使其受热均匀以利于药物成分的煎出。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