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医生创业模式:离开体制到自由执业的**步

2015-05-06      来源: 新京报   访问量:278    在线投稿
  近日,广东地区多个第三方医生工作室高调开张。
  从近日急诊女超人于莺的综合门诊中心开业,到同时广东地区多个第三方医生工作室高调开张。一南一北,这些从体制走出来的医生,似乎正在******医生创业的新潮流。事实上,从开设综合门诊、创建医生抱团取暖的医生集团以及融入移动医疗大潮之中,医生创业的模式繁多。他们之中的很多人认为,尽管仍面临政策和体制的一些瓶颈,但创业的经历也算是对医生自由执业道路的有益探索。

  创业模式1
  开设综合诊所
  代表医生:于莺,美中宜和门诊中心CEO
  开诊所比开淘宝店难多了
  记者在于莺的诊所见到她本人时,距离诊所开业刚刚过去一周的时间,谈及一周以来的诊所状况,于莺坦言比想象中好。她告诉记者,开业当天下午就来了一个小孩,起疹子,当时我们拿到卫生执业许可证后,工商那些都还没有办下来,所以药房没有药,儿童急性过敏一定是看不了的。后来在家长的坚持下,皮肤科大夫开了一个手写的方子,让他去外面药房买药了,这是我们**个试运营期间闯进来的病人,当时收了诊费285元,家长觉得很满意,因为离他们家很近。
  等到第二、第三天的时候也有陆陆续续这样的病人过来,还有从河北、石家庄来的患者,上个星期我们在没有完全正式开业的情况下,陆陆续续大概接了有20个病人。
  事实上,这不是于莺的**次创业,自2013年6月份从协和医院辞职后,于莺在网上开起了淘宝店,月营业额曾一度达到70万元。
  称不会放弃医生梦的她还是回到了医疗圈,形容起自己现在的角色,她称是一个管家。她告诉新京报记者,开诊所比开淘宝店难多了,一开始(开淘宝店)是权宜之计,但它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型,现在建诊所是另外一个不太商业化的一个商业雏形。其实,双方都可以借鉴。
  希望打造有温度的诊所
  于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称,自己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的诊所,至于其中之义,她解释,一方面是患教,比如说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每天要控制糖、注意运动、饮食上热卡怎么分配,这没有意义。也许将来我们有一天患教是这样的,找营养师给糖尿病病人做一道菜,然后找一个糖尿病病人的家属,同样的盐、油、菜、原料搁在这里你来做。怎么把这个菜做得更好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另一方面则更多关乎医生。实话说,我们诊所内部的员工很多是从公立体制里面走出来的,我从体制里面出来我知道,我很快就自己养活自己了,而且我自己当老板了,但很多体制里出来的医生有失落感,因为保护伞一下子就没了,把一个人一下投到市场上他会手足无措的。怎么帮他们过渡这个时期?
  在诊所的医疗团队中,于莺表示,诊所医生以全职为主,有18名全职医生,除了部分已经退休的医生,也有不少年轻医生,但她发现,很多年轻医生并不敢向自己的医院提出多点执业,每个医院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有相应的细则。
  创业模式2
  创建医生集团
  代表医生:张强,中国******医生集团创始人
  我大部分时间还在做临床
  张强******是医生创业中的明星人物,探索自由执业之路也是当初张强从公立医院离开的原因,2012年底,他宣布离开体制,成为一名自由执业医生,甚至有人当时将他的辞职理解为中国医疗史标志性事件。离职后的张强开始打造自己的医疗团队品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愿意为大家先探个路。
  这条探路之举,也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革。目前已经有7个医生团队,希望未来能够扩展到所有学科。张强透露,他们也将在最近完成首轮融资,融资规模为5000万人民币,为了让医生集团的发展与决策不至于受到资方的太多影响,在他看来,融资数额仍是比较谨慎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张强还在做手术,他认为,医生集团的工作让他更接近医学的本质,并没有离医学越来越远,只是换一种方式为病人服务,我大部分时间仍在从事临床医学。
  投资诊所是想打造未来诊所样板
  也曾有人质疑张强已经从最初离开体制时打造医生集团转而走向投资诊所、手术中心等,医生集团已经启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元素的诊所计划,诊所模式即将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率先启动申请,有望在1年之内陆续向社会公开亮相,这似乎背离了初衷,张强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的工作与他最初离开体制创业时的想法是一致的。他认为,医生集团就是一个医生组织,未来也不会大量投资诊所,毕竟投资不是我们的强项。投资诊所更多是想打造未来诊所的样板,而这种模式是可以复制的,也有很多医院找上门来合作,这与他最初离开体制进行创业的初衷没有区别。
  张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生集团就如同经纪公司,医生跟集团签约,集团跟医院签约,个人与集团各自分工,医生专注于技术及病人,医生集团负责行政、财务管理等。但现在,他似乎不愿接受医生经纪人的称呼,医生集团内大都是医生,不存在经纪人的概念,公司不经纪任何东西,集团算是医生的一种抱团。
  最初离开体制时,张强探索的或许只是他自己的自由执业,现在,他已经在带领自己的团队继续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就在于能有更多的医生也追求自己的自由执业。
  【未来设想】
  不满足于一家诊所,目标是做一个平台
  谈及未来,于莺似乎并不满足于一家诊所,我看得到的目标是做一个平台。包括自己摸索的一套流程、路径、知识库等,整合完以后,我在中国如果要是开100家小诊所。我需要的不是100个被招聘来雇佣的大夫,我需要的是将近一半以上的合伙人,即一个个有想法的医生,愿意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愿意改变医疗的现状付出努力的。把后台搭建好以后,以合伙人的方式去进行落地推广是于莺的计划。
  【声音】
  医生集团让医生成为主人,医生拥有了更强的话语权。张强
 
  选择创建移动医疗软件开发公司也是医生的创业模式之一。
  创业模式3
  开设高端连锁诊所
  代表医生:朱岩,卓正医疗联合创始人
  仍侧重基础医疗
  在协和医院内科工作了9年后,朱岩这样描述自己对诊疗工作的绝望感:在门诊乃至病房,他一天要看七八十个病人,每个病人都只有那几分钟的诊疗时间。
  据悉,朱岩曾寄希望于和于莺在北京合作开办诊所,不过于莺告诉他,在起步阶段,公立医院资源相对稀缺的深圳是更好的选择,于是,2012年从北京协和医院原肾内科辞职的朱岩也联合另外两名创业同伴在深圳创办卓正医疗。定位为高端连锁门诊,目前仍侧重于基础医疗业务,用朱岩的话说,我们公司的愿景是希望成为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让他们舒心、放心,会来你这里看病。朱岩介绍,目前,卓正医疗全职医生基本上都是硕士以上学历,拥有在省级三甲医院工作15年-20年的经历,年龄一般在35岁-40岁。
  朱岩曾表示,我们选择基础医疗服务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基础医疗服务非常薄弱。朱岩指出,国内最缺的就是基础医疗服务,像深圳有很大部分人感冒发烧都去香港看。这也让他看到了机会。今年4月份,卓正医疗也宣布完成B轮融资1750万美元。获得注资后,卓正医疗表示,一方面会逐步在遇到志同道合医生的城市新设物理网点,另一方面会在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系统、运营管理体系上加大投入。
  【声音】
  我们选择基础医疗服务是因为中国目前的基础医疗服务非常薄弱。
  朱岩
  创业模式4
  创建移动医疗软件开发公司
  代表医生:张遇升,杏树林CEO
  帮医生就是创造工具服务患者
  张遇升进入公众视野,或许是源于他的产品,2011年,张遇升创建了一家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医疗应用软件开发的公司,旗下产品病历夹、医口袋、医学文献为医生提供病人病历管理及医学文献参考订阅服务。
  与其他创业者不同,张遇升似乎谈不上真正离开体制,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在体制内实习过,没怎么正式进入体制。他在协和医院读了8年,我离开的原因很简单,我要去美国读书。在美国的学习经历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医生的工作效率太低,回国后本可以继续在体制内工作的张遇升,最终还是选择了创业,于是,就有了杏树林。
  在他看来,这更多源于自己的个性,我一直对互联网、新兴技术等很感兴趣,尤其是这些最新技术与医疗的结合,我在协和念书的时候就尝试做过专门给医学生使用的网站等,在美国读书时也做过患者的社交网站。这些尝试让张遇升在回国后,对体制没有太多的概念,而是选择了创业,我就是凭兴趣做。
  3年半后,他告诉记者,公司团队已经有90人左右,约20%的医生已经成为这些产品的用户。张遇升认为,虽然自己已经不再从事临床,现在做的事情更接近医疗的本质,因为我们在服务成千上万名医生,如果有一天,我们可以服务一百万医生,平均每个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5%,这就相当于服务了更多的患者,我们是在创造工具服务患者。
  与诸多类似产品针对患者不同,张遇升公司旗下产品均针对医生,在他看来,国内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仍是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解放医生是可行之道,让医生真正成为可以为自己的执业负责的独立个体,从单位人成为社会人,释放医生积极性。为医生提供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也是优质医疗资源总体有限情况下的一种可行选择,这也正是他们在做的事情。
  从体制内的学生到创业的过程,在他看来,自己一路走来还好。
  【声音】
  为医生提供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也是优质医疗资源总体有限情况下的一种可行选择。张遇升
   专家观点
  医生自由执业是医改成功关键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表示,医生走出体制进行创业,这是好事,我看好医生创业,医改就应该走向这样,因为目前医改的**问题就在于医生不能自由执业。医生自由执业是中国医改成功的**步。
  在他看来,医生创业将成为一种趋势,中国医改也必将走上医生自由执业之路。未来的医生,无论是医生工作室还是综合门诊中心,都是医改成功的希望。如果大部分医生还留在体制内,无法自由执业,医改也就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医生会自动寻找医疗需求的热点,能否生存下去更多在于医生的选择。用张遇升的话说,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创业,很多创业者都是在创业过程中磨炼出的,他认为无需担心医生创业过程中的失败。于莺则笑着告诉记者,开诊所比开淘宝店难多了,一开始(开淘宝店)是权宜之计,到最后发现这个玩意儿特好玩,因为它就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型。包括现在建诊所,也是另外一个不太商业化的一个商业雏形。其实,双方都可以借鉴。
  朱恒鹏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走出体制,探索自由执业之路,我们也将看到医生创业的更多可能。在现阶段,医生创业也还面临一些瓶颈,朱恒鹏认为,目前仍有来自政策及制度层面的壁垒,现在医生开诊所就面临困难重重。张强也表示,医生自由执业将成为一种趋势,关键是在现有的体制下能否将这一进程缩短。
  对于近日广东地区多个第三方医生工作室高调开张,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也撰文表示,医生工作室不会对现有的体制构成很大的冲击,也不会对将来的医疗诊所构成威胁,相反医生工作室的发展会延续着私人诊所和医疗团队的路径前进。医生工作室不是医改的花瓶,而会为医改大戏的上演华丽开场。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